2021年4月1日,瀛和四平——吉林滿譽律師事務所組織本所執業律師和實習律師到四平市戰役紀念館參觀學習,緬懷先烈,重溫四戰四平歷史。
一戰四平——四平解放戰。1946年3月13日,駐四平蘇聯軍隊全部撤離。東北民主聯軍決定,在蘇軍撤離后首先控制沈陽以北的長大鐵路干線城市,并由西滿軍區部署首先奪取戰略要地四平。東北民主聯軍于3月15日攻占了四平西郊飛機場,3月16日晚圍住四平城。戰斗于3月17日凌晨2點打響,激戰10個小時戰斗結束。除200多名守軍逃跑外,其余3000多守軍和政府官員被俘或被殲。活捉了國民黨遼北省政府主席劉翰東、保安司令張凱及匪首王大化、王耀東等,繳獲大批軍用物資。
二戰四平——四平保衛戰。1946年3月27日,由周恩來、張治中、吉倫軍事三人組,簽訂了《調處東北停戰的協議》。但是,3月31日,國民黨軍東北行轅主任熊式輝和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公然破壞停戰協議,集中5個軍11個師的兵力由沈陽地區沿中長路(自哈爾濱西至滿洲里,東至綏芬河,南至大連)和安沈路(安東至沈陽)向南滿和北滿發動大規模進攻。中共中央不得不迅速開始部署四平保衛戰。根據毛澤東的一系列命令,林彪決定迅速從東滿、南滿和西滿調兵遣將到四平南部集結,準備同杜聿明集團在四平地區開展一場大會戰。4月18日,國民黨新一軍三十師,開始向四平南郊的海豐屯、玻林子和鴨湖泡等陣地發起正面進攻,東北民主聯軍守城部隊奮起還擊,四平城區保衛戰正式打響。國民黨軍連續攻城9天。5月15日又開始了更大規模、更加激烈的戰斗。中共中央果斷決定守城部隊全部撤離四平,歷時一個月的四平保衛戰結束。第二次四平保衛戰雖以民主聯軍失敗告終,但在四平城內外的阻擊破壞了國民黨軍原定4月2日占領四平的計劃,成功地為友軍占領黑龍江重要城鎮爭取了時間,也為鞏固后方根據地打下了基礎。
三戰四平——四平攻堅戰。當時的東北民主聯軍已經成功阻擋住了國民黨的進攻,并展開夏季攻勢,先后占領長春、吉林市及四平周圍數十個中小城市。為進一步擴大戰果,占領東北交通樞紐,切斷國民黨軍南、北滿間的聯系,林彪經請示中共中央同意,開始籌劃四平攻堅戰,使四平的攻守雙方再次更換了角色。1947年6月11日,外圍戰斗打響,6月23日晚,西滿縱隊一師師長馬仁興犧牲,民主聯軍奉命于6月30日拂曉全部撤離四平戰場。四平攻堅戰結束。這次四平攻堅戰是東北民主聯軍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城市攻堅戰。此役根據《第四野戰軍戰史》記載,民主聯軍傷亡一萬三千余人,殲滅守軍一萬七千余人。第三次四平作戰,雖以民主聯軍失敗而告終,卻給野戰部隊的城市攻堅戰積累了豐富經驗,為后來作戰創造了條件。此后無論是民主聯軍還是之后的第四野戰軍,再也沒有在城市攻堅中出現過如此巨大的傷亡。
四戰四平——四平收復戰。1948年3月4日,東北人民解放軍攻城部隊開始外圍戰斗,集中力量掃清四平守軍的外圍支撐點。各部隊分頭進攻,先后攻占了海豐屯、徐家窯、新立屯飛機場、師道學校、紅嘴子,東門外地堡群以及城北制高點三道林子,3月10日,國民黨軍外圍支撐點全部被東北人民解放軍肅清。3月12日7時40分,總攻開始。第一縱隊從西北、正北兩個突破點向城里攻,第三縱隊從東北、東南向城里攻,第七縱隊從西南往城里攻。8點鐘,三個縱隊相繼突破國民黨軍之防御堡壘,攻入市內。突入路東的人民解放軍第一縱隊,采取迂回穿插戰術,把國民黨軍的防御體系打亂,隨即組織部隊連續發起猛攻。激戰至深夜國民黨部分殘兵縮到兩個據點。彭鍔倉皇間帶著一千余人向北突圍而去,扔下了仍然堅持在陣地上的大部分國民黨第88師官兵。3月13日晨,東北人民解放軍經過重新組織和準備,對國民黨軍殘部發起最后猛攻。7點整戰斗全部結束。這次戰斗攻殲滅國民黨軍1.9萬余人,其中生俘1.56萬余人,斃傷3780人,人民解放軍傷亡4931人。
2020年7月22日,在吉林省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四平戰役紀念館。總書記凝神觀看、細致詢問,感慨地說,四戰四平只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武裝斗爭過程中的一次重大戰役。我們從八一南昌起義到井岡山斗爭,從艱苦卓絕的長征、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是革命烈士的鮮血鑄就了革命成功,我們一定要牢記新中國來之不易。要讓14億人民、9000多萬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很好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創業難,守業更難,我們一定要守住中國共產黨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參觀結束后,全所律師律師在戰役紀念館留影并在黨旗下宣誓,要永遠忠于國家、忠于黨、忠于人民,做一名對黨忠誠,有責任有擔當的法律服務者。